你以為「社會處方箋」只屬於特定族群嗎?其實,不分年齡,每個人都能透過社會處方箋獲得支持與療癒。
本場新書分享會邀請《你我都需要的社會處方箋》作者、「創齡學」推手周妮萱,結合英國經驗與在地實踐,帶領讀者破除三大迷思,並完整剖析如何運用社會處方箋連結社區資源、促進健康福祉。這不僅是一場新知分享,更是一份行動指南,邀請你一同探索以人為本的療癒力量。
時間|114年8月23日(六)14:00-16:00
地點|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 6樓多功能活動室(桃園市桃園區南平路303號)
講師|周妮萱
主辦單位|商周出版、桃園市立圖書館
報名連結|請點我
📖 分享書籍|《你我都需要的社會處方箋:跨域共創以人為本的健康幸福指南》
這是臺灣第一本完整解析「社會處方箋」的著作!書中深入探討:
什麼是社會處方? 從英國源起談到系統性推動模式。
社會處方箋≠辦活動! 強調共同產出、賦權與以人為本。
誰需要社會處方箋? 從兒童到長者,乃至慢性病與心理健康需求者。
連結者的重要性:如何協助使用者找到適合自己的健康之路。
方案設計的七大向度:創意性、持續性、驗證性等。
多元類型:藝術文化、博物館、志工、自然、運動處方箋案例分享。
本書不只理論,更有實務指引,適合教育工作者、社工師、醫療人員及關心自身與家人健康的每一位讀者。
👩🏫 講師簡介|
30歲開始經歷長照的家庭照顧者,體認長大變老的路上,身體照顧之外更需有心智肌耐力的養成,因此結合創齡與服務設計,開展「創意健康」的福祉思維與行動實踐,「社會處方箋」即為其中之一。進行社會倡議的同時,也培育相關專業人才,擔任藝文、衛福、社政、教育等跨領域之講師、顧問、計畫主持人。學思歷程從法律、服務設計、高齡福祉、神經科學到心理學;英國布魯內爾大學設計暨品牌策略碩士,現於輔仁大學心理學系進行博士研究。著有《創齡學》、《創意樂齡的藝術教育與實踐》、《藝術與高智》。
注意事項|
- 活動免費,一人一票現場簽到或掃描QR code入場。
- 若報名後無法出席,煩請最晚於活動前三日取消報名。
- 活動現場將進行拍攝與攝影,相關影像將作為活動紀錄、成果報告及後續宣傳用途,參與者視同同意肖像授權使用。
- 主辦單位若遇人力不可抗拒之因素,保有隨時修改、暫停或終止本活動之權利。